阿卡索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外教 英语
查看: 1931|回复: 0

2017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英美留学增速放缓 海归就业呈新趋势

[复制链接]

2742

主题

290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357
发表于 2017-12-19 16: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8日,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6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43.25万人,超过8成留学生学成后回国发展,较2015年增加了2.08万人,同比增长3.97%。中国作为最大的留学国,持续影响全球留学的发展状态。     

英美留学生增速放缓 中国成为主要增长极之一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简称IIE) “Project Atlas” 研究数据,2016-2017学年,世界八大留学目的国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总数达3533999人,较2015-2016学年增幅稍有下降(0.04%)。同时,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较上一学年增幅下降3.7个百分点,而英国仅上升0.3个百分点。相反,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三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持续增长。中国继续保持第三大留学国位置,2016-2017年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442773人,同比增长11.4%,较上已学年增幅上升5.9个百分点。   

英美工作和移民政策紧缩 国际顶尖人才竞争更激烈   

报告显示,工作和移民政策是影响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欧美发达国家为国际学生提供了通畅的发展途径使其能吸引大量国际学生。报告主要从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OECD国家的工作和移民政策具体分析了政策对留学发展的影响。美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特朗普就任后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以“禁穆令”、H-1B签证制度、移民制度等针对国际劳工和移民为代表的政策改革对留学发展影响最大。特朗普时代,国际人才政策虽然缩紧,获得H-1B签证人数的增长则相对缓慢,但引进高端人才的核心没有任何变化,国际高端人才竞争愈发激烈。

英国因为经济低迷使其在留学、工作和移民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以至于留学生在结束学业后通过工作签证留在英国的可能性持续降低。2017年11月,为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和发展创新产业,内政部宣布将T-1签证的数量增加一倍。   

相比较英国和美国由于留学移民政策紧缩导致国际学生增速下降,德国凭借发达的经济、先进的学科技术水平和独特的文化受到国际学生、寻求职业发展机会的年轻人和移民的青睐,但其2016年开始对工作签政实行打分制,收紧的移民政策趋势显现。与此同时,由于德国政府大举接收难民,德国社会内部矛盾加剧,对吸引留学生和国际人才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OECD国家博士研究生持续增长   

CCG调查显示,从2012-2015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留学目标国家不但呈现出留学博士生占该国在读博士生群体较高比例的情况,而且还在所占比例上出现了连续增长。例如瑞士达到54%,较2012年连续三年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美国作为留学大国,其留学博士生占比从2012年的29%上升到2015年的38%,增长了9个百分点。   

留学博士生比例的持续增加,为发达国家在专业学科领域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而对高端人才的来源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人才回流或者人才环流,也意味着存在高端人才的流失的风险。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仍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据统计,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留学生的比例超过30%,占韩国和日本留学生比例更是达到57.3%和49.3%;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虽然中国留学生占比并未超过10%,但也是该国最主要的留学生源国。从中国留学生占比变化情况来看,2016年中国留学生在各主要留学国家的比例变化基本不大。其中,澳大利亚、瑞士占比增幅较大,分别为6.2和6.86个百分点;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占比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6.6、4.7和6.3个百分点。可以看到的是,虽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占比下降,但并没有影响中国作为最主要留学生源国的排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阿卡索英语试课大礼包

领取一节外教课|手机版|阿卡索官方社区

GMT+8, 2024-12-22 16:06 , Processed in 0.2638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