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inport、export、transport、passport……它们不仅长得像,意思有关联,读起来还押韵,朗朗上口,就像诗歌一样。”现年80岁的马凤桐老人,历经八年,上个月终于将自己学英语的心得整理成书,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学习“秘籍”,从“枯燥”的英语学习中,读出了韵律,读出了诗歌的感觉。
好学不怕晚——39岁开始自学英语 马凤桐1935年生人,原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在陕西省杨凌工作。在他39岁那年,陕西省开通了首个英语广播节目,这成为了他学英语的直接动力。 “我第一外语是俄语,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法继续学了,正好有这个英文广播,我就开始学习英语。”马老介绍说,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要跟“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到山上修梯田,晚上回来听广播学英语,从A、B、C开始学。当时还闹了个笑话,“有一天晚上,房东老农民从隔壁过来找我聊天,聊到晚上十点钟,我把收音机打开了。那个老农民拍着大腿说:‘原来是这样啊!每天晚上我都听到你屋子里有女人说话,白天也没看见人,原来是这样啊!’” 70年代的时候,收音机是马凤桐最珍贵的物件,他的第一台收音机是19元的延河牌收音机,结果在一次出差途中,收音机坏了,他借钱买了一台春雷牌收音机,价值35元——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那个收音机本来就有个皮套子,我又给它做了个木匣子,它陪伴了我很多年的英语学习生活。”马老从田间地头开始的英语学习,一直坚持了下来,每天至少学习半个小时,即使开会开到晚上十二点,也是如此。 “我词汇量达到2000-3000的时候,开会的时候,领导在上面讲话,我就闭上眼睛,在心里把它翻译成英语。后来所长读文件的时候,提到“五四运动”引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脱口而出,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他们恍然大悟,原来马凤桐开会的时候不是在打瞌睡呢。”
机会终于眷顾——留学美国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这句老话总是会应验。80年代初中国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合作项目,要选拔一批农业专家去国外学习。由于当时英语水平普遍偏弱,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派了一位外籍教师来办“学习班”。 在学习班的选拔考试上,自学成才的马凤桐“意外地”考上了高级班。在学习班上,马凤桐进行了为期两个学期的正规英语学习,并且还自告奋勇担任了外籍教师的贴身“保卫”。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凤桐顺利考上了出国留学的预备班,后来又通过了EPT考试。1985-1986年,马凤桐作为中国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项目的访问学者。
老骥伏枥——学习要精心和毅力 “离开实验室,享受休闲生活之余,还想做点什么,方觉踏实与坦然。”当时,马凤桐有两个选择,一是将从事多年的农业科学成果进行整理和汇编,还有就是将自己40多年学英语的心得整理成书,他选择了后者。“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学习英语,我也渴望自己的儿女和孙辈们学会英语,所以我决定将多年来学、用英语的经验与体会加以总结。愿人们少走弯路,多出成绩。希望人们能够简单、有效、快乐地学习英语!”马凤桐说。 出书的过程却十分漫长,也十分艰辛,从手写到学用电脑,从“一指禅法”敲英文到学用拼音打字,经历了三个阶段。为了将单词按照“双相韵律”的办法归类,一开始,马凤桐准备了八个硬纸板夹,白天放在书桌两端,晚上摆在枕头两边。把想好的词组分别写进相应的纸夹里。
但当整理到2000多个词汇的时候,发现太乱了,进行不下去,只好开始学电脑。“学会电脑打字后,条理清晰便于修改,效率高出手写的十倍。”马凤桐说,此后他便开始高效高质地编辑征程,“一般晚十时就寝;次日凌晨三点醒来,健脑按摩后,即开始工作。分解、联想与发散思维已成为研发韵律词组的拿手戏,边想边查边记,似乎想到谁就来谁,有点孙行者运毛变小猴地感觉。”马凤桐沉浸在韵律节奏的词海之中,有时候在睡梦中也“思念”词组,梦里也在将词组分类,有时思路比白天还清晰。 “每天不学点什么,就会感觉到空虚。”这是马凤桐常用来教育年轻人的一句话。马凤桐说,现在年轻人学习的条件好了很多,完全可以将一些琐碎时间利用起来,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学习其实也是很辛苦的,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马凤桐说。
|